和田玉(Nephrite)是软玉的一种,俗称真玉,传统概念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。
和田玉主要分为:
(1)白玉:颜色白中泛青,细腻,滋润,微透明,宛如羊脂者称羊脂玉;不透明,光泽较差者为白玉。
(2)青玉和青白玉:色呈深灰绿至蓝绿色,不透明;青白玉是青玉与白玉之间的过渡类型,呈灰绿色。
(3)碧玉:深绿色(菠菜绿色),质地较粗。碧玉除新疆所产外,我国玉器工艺界把台湾和国外所产的软玉也统称为碧玉。
(4)黑玉:主要 含分散的碳质或石墨而呈灰黑色或灰黑与白色相间的条带。如果完全是黑色的,称墨玉。
(5)黄玉:是地表水中褐铁矿渗入白玉中造成的,米黄至黄色 。
番外篇
这些和田玉术语 让你瞬间菜鸟变大师
中国古代三百六十行,特别是五行三家外八行,行行有行话,入行先要听懂行话,不然别人说什么你也听不懂。对于初玩和田玉的藏友来说,学习掌握和田玉基础知识,了解玉器收藏的常见名词行话术语是必不可少的。玉器界的江湖术语有很多,下面藏玉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和田玉行业里的“行话”,让大家尽快都从菜鸟变大师。
和田玉分类
籽料:各类玉都有籽料,是指在河中天然形成的卵石形玉料,外有各种颜色的籽皮。
山料:字面理解是从山里的石头里开采出来的。
山流水:和田玉山流水是水生玉矿,玉石的棱角有些被磨圆,表面也比较光滑,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上游,离原生玉矿比较近。
戈壁料:山料崩落,由河水带来山下,风化形成。
老坑和新坑:实际上是按人们发现、开采玉石的先后年份来分的,按着地质学观点看,它们在地下形成的地质时代是相同的。行家从长期的实践中发现,“老坑”中的玉质较好。
原料术语
脂粉:脂粉是决定玉石品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。脂粉综合地表示了此件玉石的油润、密度、色纯度,也就是凝脂度。
油性:非凝脂的油性感觉。
糯性:糯性就是一种浑厚的感觉,打个比方,籽细看看上好的大米煮熟后的感觉,浑厚油亮均质的感觉。
玉皮:指玉石表面的皮称为玉皮,有色皮、石皮、僵皮等。
真皮:天然的皮色。
二皮:在天然的皮色上加了一层人工的颜色。
杂色:相对于“本色”,制作时如果运用得当的话,就是俏色。
脏色:和田玉的局部颜色不好看,相当于杂质,需要剔除(即“挖脏”)。
棉:地子色上的白色杂质。石线、石花也与棉类似,可以理解为形状上的区别。
绺裂:玉料里面的裂纹称“绺”,表面的裂痕称“裂”,两者都有为“绺裂”,泛指玉料上的裂纹(行话说“十玉九裂”,形容很常见)。
水线、纹线:水线就是玉石里面一条半透明的像筋一样的东西,都成直线方式或者近似直线的形式出现。
浆:原材料上以团块状、条带状分布的,透明度较低呈浆白色,与周围玉材有明显分界。
阴:指玉的一部分或全部呈阴暗的色调,如煮过的荸荠。
阴阳面:在同一块玉中,一面质地好,一面质地差。
灰:色不正。
僵:僵就是钙化物。所谓玉石生成过程中的一种伴生钙化物。而钙化物在玉石矿脉中走向不定。有的大块聚集。有的小量窜生玉中。
瓷:如瓷质。
松:结构不紧凑。
面:质松。
石花:不规则如花点状。
暴(起性):在制作中易起鳞片。
日常必备行话
小三大四中五:和田玉有一些价格表述方法,外行人是很难听懂或看明白的。说明一些有关价格方面的行话——“小四、中四、大四”价——小四即1000元-3999元;中四价即4000元-6999元;大四价即7000元-9999元。以此类推——“小五、中五、大五”价——小五即10000元-39999元,中五价即40000元-69999元;大五价即70000元-99999元。举一反三,触类旁通——“小三、中三、大三”;“小六、中六、大六”;价格表达方式都是一样的。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就是10元、百元、千元、万元、10万元的意思,也就是以元为单位的几位数。
玩料:在和田玉籽料原石中,料形完整饱满的,绺裂极少,玉肉或白细、或色彩多变的,皮色艳丽图案丰富的材料,往往不需要雕工来修饰,拥有不可思议自然之美的原石,都可以称作为玩料。
做料:顾名思义就是需要雕刻,需要艺术创作的料子,往往有些许毛病,或绺裂或脏点,经过专业玉雕工作室的设计和雕琢,往往会变成一件精美绝伦的玉器成品。
质子:好的和田玉籽料价格昂贵,往往购买的时候要多方面对比,谨慎小心,所以,有一个“标尺”就显得尤为重要了,在行内,“标尺”的叫法就叫质子。
玩石头:玩玉器的。
入坑或交学费:通常指不懂行买到了假货,或者以高价买了低档货。
捡漏:与入坑相反,指以较低价格买进了价值较高的玉。
一口气:“一口气”是对优质籽料玩料的形容。这类料子无需雕刻修整,可直接上手把玩,堪称籽料中的战斗机。“一口气”是对优质籽料玩料的形容。这类料子无需雕刻修整,可直接上手把玩,堪称籽料中的战斗机。
开门:意思是特征明显,一眼就能看出的真货,也有呼作“大开门”的,那就更富江湖气了。刚开始玩玉,最好是先入个开门料,以便结合理论学习比对。
行价: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,有时甚至是“蚀本”,这就叫“行价”。
包浆:和田玉挂件,手镯,财神等饰品表面长时间氧化形成的光泽。
掌眼:选购玉器,因自己眼光有限,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帮忙鉴别,就叫掌眼。
赌石:和田玉在大多数情况下毋需“赌”,但遇到大料,尤其是料僵皮厚的情况下,赌石就是唯一途径了。至于开料,本身就有赌的成分在里面。如果一刀切下去 ,切开后里面满是裂或者僵、棉,这料子也就基本废了;一旦僵皮里面隐藏着好“肉”,则像王世年的机遇一样可能因此而暴富。
活拿:指玉器商家之间的行为,一个商人向另一个商人拿玉器并且没付款,就叫“活拿”。行内的规矩是,两家商人可以将价格谈妥,拿的人可以适当加价将玉器卖出去,从中赚差价,其价格比谈妥的价只能高不能低。
贼光:刺眼的光叫“贼光”。
滚籽:是经过人工磨制,后经人工染色做假皮。
磨光仔:把粗加工的山料俄料等放入滚筒中,磨出类似于籽料皮一样的“毛孔”。
提油:就是平常所说的人工染色,上色,烧色。
玉雕工艺行话
刀工:是玉雕业的行话,系指玉器的选料、设计是否合理,布局是否适当,雕刻的精度如何。刀工的好坏,即工艺水平的高低,是决定玉件价值的关键。“玉不琢,不成器”,“三分原料,七分工”。足见工的重要!
相玉:琢玉工艺过程之一。从一块璞玉,到做成一件玉器,首先就是进行“相玉”设计。“相”即是“看”,看后琢磨思考,以判断玉石的内在质量,和外形的优劣,而后立意确定做什么题材的作品。
制玉(治玉,或是琢玉、碾玉、碾琢玉):“玉不琢不成器方”,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,这道出了琢玉的真谛。事实上,巧夺天工的玉器,不是雕刻出来的,而是利用硬度高于玉的金刚砂、石英、石榴石等“解玉砂”,辅以水来研磨玉石,琢制成所设计的成品。所以,用行话来说,制玉不叫雕玉,而称治玉,或是琢玉、碾玉、碾琢玉。琢玉的技巧是高超的,而治玉工具却是简陋的。
开玉:玉石原石的外表皆有皮,采用各种型号的开料机,在较好的保留籽料原石外皮的前提下,将原石切割成需要的形状和大小。
找(开)脸:要制作一尊完美的玉雕像。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原料中最无瑕无疵的地方做成面相,这又俗称“找脸”。
软玉法:使玉石变软之法。玉石坚硬,不易雕刻,可用荸荠数枚与木通入水煮玉一昼夜,再用明矾三厘、蟾酥三厘涂刻处,炙干,再涂,药尽为止。
划活:琢玉工艺过程之一。就是根据所构思的形象,在玉料上用笔墨线条,把它形象地划(画)出来。“划活”,在琢玉工艺中是关键的一环。
琢磨:琢玉工艺过程之一。就是指玉器的具体制作。制作玉器行话称“琢磨”。因为玉石异常坚硬,必须用铁制圆盘——铊为工具,以水和金刚砂为介质,经过铡、錾、冲、压、勾、顺等工艺,一点一滴琢磨而成。它与雕刻的“刀子活”截然有别。玉石琢磨,是一种十分谨严的技艺,高手琢磨的玉件,能达到“小中见大”、“以轻显重”的艺术效果。
碾磨:琢玉工艺过程之一。也叫“光亮”、“抛光”。是用紫胶、木、葫芦、牛皮及铜制的铊子,将玉件琢磨的粗糙部位,碾磨平整。并通过应用氧化铬等一些化学粉剂原料作介质,使玉件显露出玉材光洁、温润和晶莹的本质。玉雕业的行话讲,“七分采,三分磨”,打磨是南派玉雕的专长。
象鼻穿:又称“牛鼻穿”,指并排二孔,内部相通。
通心穿:俗称“通天眼”,孔从顶至底钻成。
留皮:在玉器上留下玉料的表皮作为装饰。
线刻:主要是针对线条而言的,以单线条刻成花纹图案,如同我们在课桌上刻上图案。
薄意:特制带有画意的极浅的薄浮雕,比如我们硬币上的图案,一般带有因为原料珍贵而舍不得雕的意味,因为刻掉的玉渣那可都是钱啊。
内雕:在玉器内部雕出的圆雕及浮雕,可以实现里外两层或三层的效果。
凹雕:它是立体的,与浮雕刚好相反,是在平面雕出凹下去的图案和造型,也称阴雕。
减地阳纹:也是针对线条,浅浮雕的一种,它是通过剔掉“地”(即“减地”),从而使纹饰浅浅的凸出于平面之上。可以这样理解,就是平底在下,阳纹线条在上,线条高于底面,浮在底面上。
剔地平雕:针对图案的,先在玉料表面设计主纹,再把主纹外的地子均匀琢低在一定深度,将主纹凸显出来。
阴刻:平常我们经常说阴刻、阳刻,意思就是通过“以刀代笔”实现凹刻、凸刻的效果,主要应用于篆刻。从理解上,它的某些工艺特点可能与“线刻”重合,主要区别是,阴刻针对文字与线条,线刻针对的是图案。
俏色雕:它是指创作者巧用玉料的各种天然颜色,使不同的颜色恰好位于作品里最恰当的部位,从而使作品成为具有绝妙想象力的巧夺天工之作,一般以翡翠制品居多。
双沟阴纹:针对线条的,也叫双沟阴刻线,类似的还有单沟阴纹,主要特征为它是一条斜下的浅沟,纹线两端浅磨去两条凹槽,而不是直上直下的形式的。
浮雕:以平面为基础,带有起伏变化的立体效果,而圆雕则是整体造型上的立体雕刻,分为浅浮雕、中浮雕、深浮雕、镂空浮雕等4种形式。
浅浮雕:特点为层次变化不多,与底面的高度差不超过2毫米,常与勾线技法共同使用,通过线与面的结合来增强立体感。
中浮雕:深度为2到5毫米,凹凸层次上的变化比浅浮雕要多一些。
深浮雕:相当于“半圆雕”,凹凸层次的交汇更多,立体感更强。
镂空浮雕:也称透雕,即带有孔眼的浮雕,它的层次变化不是很多,表现为玲珑剔透、花纹突出的效果。
圆雕:也称立体雕,它呈现为一个三维立体的实体造型。
古玉:现代以前的都叫古玉,唐到元之间叫中古玉,汉代以前的叫高古玉。
汉八刀:汉代特有的刀法,器物线条粗劲、简练,雕琢极少,似八刀刻成。
山子:玉雕摆件的一种,一般选用整块的料,根据它的自然形态,先根据玉料的特点进行构思,除去瑕疵,掩盖绺裂,顺其颜色,在玉石上表现山水、林木、飞禽走兽、亭台楼阁、人物等,可以理解为带有场景的玉雕摆件。
养玉术语
养玉:包括擦玉、盘玉在内,注意正常的湿润度,像佩件、手镯类通过佩戴可以达到玉石内部及表面达到一定的润而透的效果。
擦玉:是用清洁过的软毛巾或者羊皮擦玉器的表面,可达到一定的养玉效果。
盘玉:是通过手玩或摩擦脸部,其人的身体的皮肤表面有意识的进行摩擦。
修复:对有碰缺损坏的玉件,应及时修复,才具备养玉的条件。
补水:指抛光过度使玉石表面吸附水及分子层间水损失,其表面结构受到一定的损伤,叫做非金属疲劳,其特征是玉石表面为干枯的光亮。比较好的方法是盘玉。
避:避碰伤碰坏,保存妥善,避免与酸碱类物品接触,避免长期强光照射,以免损伤玉石表面结构。
想要入和田玉这一行就得先明白这个行业的术语、行话,否则在听内行们说话之时,犹如天书不明白什么他们究竟在说什么。上面藏玉所讲的这些行话也并不全面,但能理解并运用这些行话是走向玩玉大家的第一步。怎么样,你明白了吗?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myyufu.com/3166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