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说和田美玉是被放逐到凡间的星星,它们跌落凡间,栖息在昆仑山的雪线之上。冰川雪水将它们一点点裹挟进玉龙喀什河,最终被冲洗到和地步区洛浦县的广袤大地上。洛浦这块土地毕竟有着怎样的神奇能吸引这些来自上天的精灵?
(玉龙喀什河)
提到和田玉,人们便会想到那条著名的玉河——玉龙喀什河。数千年来,玉龙喀什河从未断过采玉人。玉龙喀什河因藏有和田美玉,从而被人们赋予了许多的神奇梦幻色彩……玉龙喀什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的冰川,全长513公里,流经洛浦县,在阔什塔什与喀拉喀什河汇流成和田河。
(洛浦县阿其克溪水)
采玉人都知道,在和田,最著名的采玉地点在玉龙喀什河东岸的洛浦县境内,过去被称为小胡麻地。洛浦县属和地步区管辖,距乌鲁木齐直线距离约900公里。位于昆仑山北麓的洛浦县,东邻策勒县,西以玉龙喀什河为界与和田县、和田市隔河相望,向北伸延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。
在玉龙喀什河上的玉龙河一大桥,当地称之为老桥,联通着玉龙河东西两岸,白玉手镯,河东为洛浦县,河西为和田市。这两个处所都在籽料的产出地,而很多籽料其实都产出在洛浦县境内,也就是总闸口往北6公里开端算起,和田洛浦大桥一桥往南6公里。
在洛浦县最具盛名的开采地就是小胡麻地了。从洛浦县玉龙喀什镇东北方向四五公里处,是洛蒲县吉牙乡的古马特,过去曾被称为胡麻地。南北宽约一公里,东西长约四五公里,这里是沙漠边沿的古代玉龙喀什河河床。
这里的籽料从清代就开端开采,因产出很多好的羊脂玉而盛名。由于和田采玉可以充贡、抵赋税,加之此地产羊脂玉,所以采玉者甚众。关于小胡麻地的历史记载也极具传奇色彩。
洛蒲县主簿扬丕灼在《洛浦县乡土志》中记述了胡麻地采玉情景,以“片璞呈华”形容小胡麻地出产的玉石。民国边塞诗人邓缵先在《叶迪纪程》中也有如下记载:“……然产玉处则在西属和田,今属洛浦之大胡麻地小胡麻地两处沙迹之中也”。
在清代以后,这里也不复采玉了。考古学家黄文弼于1929年到小胡麻地考核时,已无采玉者。他写到:为当地人掘玉石之所,旁有乾河川一道。河岸高二丈许,两旁沙积迤俪持续不一,现水已干,惟有泉水南流,当地人即在河中掘起玉石。俗称羊脂玉,以言白润如脂也,现不多见,亦无开采者。
为什么说胡麻地出羊脂?
我们知道,在古时候,挖籽料其实是很苦难的,由于挖玉付出的劳动很艰巨,长时间局限在很小的领域里,获取率很低,不如拣玉效果明显,因此从事挖玉的人不多,只有当某地已经有了产玉的可靠消息,而且大有盼望的时候才会吸引人们去挖玉(现在我们都是在靠机器挖玉来获取籽料,而且越挖越深,越挖越广)。
而胡麻地就是因为籽料多,而且玉质好,所以才会被人们创造。小胡麻地位于昆仑山山口附近,白玉河从山口奔流而出,形成500-800米宽的冲积扇。由于流速骤减,所以被河水挟带而下的很多籽料就沉积在这一带。
“每岁五六月大水暴涨,则玉随流而至。玉之多寡,由水之大小”(宋《玉屑》)。水势不足,玉河缺乏足够的力量把昆仑山新崩裂下来的玉砾挟带至中下游。而古人就是创造了这一点,所以小胡麻地就成为籽料开采的重要产地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myyufu.com/4369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