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曦,作为当今苏作玉雕工艺创新、摸索代表人物,其作品作风清新隽永、简约唯美。创作上,他以传统工艺技法为基础,联合中国绘画技巧,用现代美学理念拓展了诗意玉雕题材的表现情势,为苏作玉雕注入了新的艺术理念和思想。
——编者按
说起江南,总是无比动情。
笃情于小桥流水、炊烟袅袅的安静,钟情于湖石多姿、园静林雅的清韵,更痴情于水墨丹青凝于画、才子佳人意朦胧的诗意缱绻。
所以一代文豪白居易忆江南:“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”;晚唐词人皇甫松梦江南:“闲梦江南梅熟日,夜船吹笛雨潇潇,人语驿边桥”……
“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”,或许就是这群文人成绩的江南风流。
但若是止步于文字,又未免太过遗憾。如此,便有了以精巧细腻著称、且富有君子气味的苏工玉雕。
《天工开物》上说:“良工虽集京师,工巧则推苏郡”。姑苏的流水,滋润了千万文人英雄的心胸;吸收了灵气的苏工玉雕,从古至今涌现出了众多大家。
苏州坊间流传,“玉雕一门,古有陆子冈,今则有杨曦。”作为众多玉雕名家口中公认的大师和艺术家,杨曦是现今苏州玉雕行业的代表,也是很多人的标杆。
品如花澹宕,心比玉玲珑。初见杨曦的作品,便是一种惊艳。惊艳于他刻刀下的诗意江南,浮现出了一种文字所不能转达的宿命之美,是以降生情怀诠释入世情怀的空灵之美。
没有离人愁绪,没有疏风骤雨,没有花落柳萧条。含蓄娴雅,宠辱不惊,诗与画之美在杨曦的玉石上悄然相依,却又完善融合
是的,极致的美向来是不夺人的。抛弃花皮籽料的浓墨重彩,淡忘浓皮俏色的聚众热烈,他的作品常常是大面积的留白处理,即使偶有皮色,价钱,一角一隅,也都是小面积的用色。
干净、舒服、沉静,既没有任何压迫感,金镶玉,也没有任何哗众取宠之意,浮现出一种浑然不自知的距离感和平易近人的疏离。
当然,杨曦的作品之所以能激动人,除了自身所学所悟的通透外,与其的锦心巧思也大有关联。他的作品,与其说是作品,倒不如说是在完善情势内自然流露的一种江南情思的体现。
一笔一画、一勾一勒,杨曦年少时执笔写生的时间在玉石上漫漶,凝固成最生动的线条速写,铺开、绽放,熨帖地浮现着苏州的色协调品德,咀嚼不尽、余味悠久……
人心如玉,玉随心走;空灵之美,洞察之意。所以杨曦的每一次出手,总能惊艳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myyufu.com/4372.htm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