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出的乾隆玉制印玺摄/记者 杨益
昨天,由颐和园管理处与中国国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联合举办的“清宫旧藏玉器特展”在颐和园德和园拉开帷幕,展期为50天。
此次展览一大亮点是乾隆时代的仿古玉器,有彝器、水器和酒器,器型包含鼎、炉、尊、簋、觥、爵等,大多仿古代青铜器的造型,吊坠,器底篆刻“大清乾隆仿古”、“乾隆仿古”款。其中,“大清乾隆仿古”款兽面纹青玉方鼎最具代表性。
展出的清宫玉器以颐和园所藏清代中期,特别是乾隆时代的玉器为主。专家介绍,这类仿古玉器,不仅体现了乾隆皇帝对玉的挚爱,烘托了十八世纪清代宫廷的范例气味和品位,同时也表明大清国之重器的传承方法。
颐和园前身清漪园,始建于乾隆时代,是清代在京师西郊的重要皇家园林之一。晚清时代,颐和园更是成为慈禧太后居住、理政的处所,这一时代,大批可贵的宫廷玉器被收藏在颐和园,以乾隆时代最为精巧、可贵。
此次展览,经颐和园与中国国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长期合作研究推出,共展出清宫玉器93件,器类涵盖礼制、祭祀、摆设、收藏等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,展览分为礼器册宝、文房用具、仿古器、器皿摆设等主题单元,其中58件为颐和园旧藏,35件为中国国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谐供给。
据懂得,乾隆皇帝最爱好用玉制印玺来表现自己无所不在的权利,80多岁时,仍让人篆刻“八徵耄念”、“自强不息”印玺,金镶玉,以表明自己孜孜求治的政治理念。“自强不息”玺印的展出,与首都博物馆“八徵耄念”印玺遥相呼应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myyufu.com/4378.html
